Python作业辅导员 - 天元浪子

码路漫漫,我心灿灿
私信 关注
天元浪子
码龄6年

齐国土著,太公之后。少小离家,独闯江湖,后归隐于CSDN部落格。素以编写python代码为业,偶尔游戏于各网络对局室,擅长送财送分,深为众棋友所喜闻乐见。

  • 2,297,187
    被访问量
  • 127
    原创文章
  • 407
    作者排名
  • 14,516
    粉丝数量
  • 于 2014-12-06 加入CSDN
  • 入选《本周创作者榜》第67名
获得成就
  • 博客专家认证
  • 获得13,118次点赞
  • 内容获得1,984次评论
  • 获得41,409次收藏
荣誉勋章
TA的专栏
  • 跟“风云卫星”数据工程师学Python
    27篇
  • python论道
    86篇
  • MSN三剑客
    4篇
  • wxPython
    5篇
  • OpenGL学习笔记
    3篇
  • OpenCV学习笔记
    2篇
  • 最近
  • 文章
  • 资源
  • 问答
  • 课程
  • 帖子
  • 收藏
  • 关注/订阅

使用Python如何快速打开一个百万行级别的超大Excel文件?

知乎上有同学求助说,当他试图打开一个20M左右的excel文件时,无论是使用pandas的read_excel,还是直接使用xlrd或者openpyxl模块,速度都慢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耗时大约1分钟左右。真的会这样吗?
原创
1评论
1点赞
发布博客于 5 天前

如何用Python的标准print函数打印一个彩色的围棋局面?

尽管print函数是初学者最先接触到的第一个Python标准函数,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它。我曾经在《用 print() 函数实现的三个特效》一文中展示了print函数的一些实用技巧,受到读者热捧。今天,我再给大家介绍print函数的另一个技巧:打印彩色文字和图案,并在最后定义一个打印围棋局面的函数,可以打印出下图这样的效果。
原创
4评论
7点赞
发布博客于 19 天前

PyOpenCV实战:借助视觉识别技术实现围棋终局的胜负判定

学习一种技能,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很多的Python初学者在学完基础语法、基本技能之后,都会感到迷茫,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一身本领可以用在何处,接下来又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你恰好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又对视觉识别技术感兴趣的话,不妨拿这个项目来练练手。
原创
3评论
6点赞
发布博客于 19 天前

十分钟玩转3D绘图:WxGL完全手册

WxGL是一个基于PyOpenGL的三维数据可视化库,以wx为显示后端,提供Matplotlib风格的交互式应用模式,同时,也可以和wxPython无缝结合,在wx的窗体上绘制三维模型。从V0.6.2开始,WxGL新增了交互式绘图子模块wxplot,提供类似Matplotlib风格的2D/3D绘图函数。如果熟悉NumPy和Matplotlib的话,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学会使用WxGL的交互式绘图。
原创
42评论
165点赞
发布博客于 3 月前

Python非单向递归函数如何返回全部结果?这个经典的背包问题给出了答案

递归( recursion)是一种神奇的编程技巧,可以大幅简化代码,使之看起来更加简洁。然而递归设计却非常抽象,不容易掌握。通常,我们都是自上而下的思考问题, 递归则是自下而上的解决问题——这就是递归看起来不够直观的原因。
原创
1评论
8点赞
发布博客于 5 月前

七夕节,我用Python写了一个婚介模型

先声明一下:本文纯属七夕应景娱乐之作。如果有人因为遵循本模型提出的择偶理论而导致失恋或单身,除了同情,我不能补偿更多。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七夕可能是起源最神秘、内涵最深刻的一个了。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的核心问题是:在七夕这个特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你真的想好了要向TA表白吗?TA真的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吗?这个婚介模型,也许对你有一些启发。
原创
7评论
16点赞
发布博客于 5 月前

用了十几年才想明白:Python的精髓居然是方括号、花括号和圆括号!

和其他编程语言相比,什么才是Python独一无二的特色呢?很多程序员会说,缩进。的确,缩进是Python语言的标志性特点,但这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从语言特性层面讲,Python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尝试着在知乎上搜索了一下,最具代表性的答案分别是语法简洁、简单易学、代码高效、功能强大等四项。仔细品味这四项,我还是觉得,这是Python语言表现出来的使用效果或用户感受,仍然不是语言特性层面的特色。
原创
24评论
227点赞
发布博客于 5 月前

不要对链式索引赋值!趟过了这个坑,才能真正迈入Pandas高手之列

实话实说,我一向不太喜欢Pandas,因为它的功能实在太过强大了,想要熟练地驾驭它,对于我这样的中老年人来说,学习成本偏高。不过,对于接受能力超强的年轻人而言,Pandas确实是数据处理方面不可或缺的利器,我的子侄辈中就有多人喜欢使用。正是因为他们在Pandas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向我咨询问题,我在帮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逐渐熟悉了Pandas。
原创
1评论
13点赞
发布博客于 5 月前

如何提高Python编程能力?不妨试试这个经典的24点问题

暑假期间,办公室里经常会出现因无人看护而不得不跟随爸爸妈妈来上班的小朋友。如果不忙的话,我会陪他们一起玩,他们也都很喜欢和我玩。我们都喜欢玩数字游戏。这不,有位小朋友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三个5和一个1,只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每个数字只能且必须使用一次,如何让结果等于24?
原创
10评论
43点赞
发布博客于 6 月前

从Python对象的内建属性和方法谈Python的自省(Introspection)和反射机制(Reflection)

对于dir()这个Python的内置函数,Python进阶群里的小伙伴们一定不陌生。我不止一次地介绍过这个函数。每当想要了解一个类或类实例包含了什么属性和方法时,我都会求助于这个函数。读到这里,一定会有很多小伙伴会说,我的PyCharm(也可能是VSCode或者其他什么)也会告诉我,当前的对象有什么属性和方法,还是自动显示的,不需要我动手。没错,IDE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IDE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呢?假如你的任务就是设计一款类似的IDE,你真的不要深入理解Python内在的机制吗?
原创
2评论
3点赞
发布博客于 6 月前

一篇短文,尽除沉疴,彻底破解正则恐惧症!

正则表达式的规则之艰深晦涩,足令初学者望而却步。其实,只要理解了基本概念,稍微归纳一下知识点,掌握并熟练应用正则表达式,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大约三十分钟就可以做到。我们可以把正则表达式的学习分成两部分:第一,如何写正则表达式?第二,怎么用正则表达式?
原创
1评论
14点赞
发布博客于 8 月前

有没有那么一道题,让你从此真正理解了Python编程?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海里无法抑制地响起了周华健那略带沙哑的歌声:远处传来那首熟悉的歌,那些心声为何那样微弱。很久不见,你现在都还好吗?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随着我们生命起伏,一起唱的主题歌;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突然想起我,让你欢喜也让你忧,这么一个我……
原创
47评论
136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Python代码中的三大常见“愚形”,你中招了吗?

愚形,是围棋的专业术语,凡是效率低下且不美观的棋形,统称为愚形。比如空三角和团子,就是典型的愚形。低水平棋手经常会在无意中走出愚形,而那些高手平棋手,尽管在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也会用愚形求生或者逃命,但在正常局面下他们是不会走出愚形的。在Python代码中,初学者也会写出一些类似围棋愚形的写法,不仅臃肿繁琐,而且效率低下。本文总结了Python代码中的三大常见“愚形”,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原创
12评论
89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手把手教你用wx做一个二维码生成器,并打包成可执行程序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维码,是指 Quick Response,简写为QR。QR 是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条形码(Bar Code)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尽管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各种各样的二维码生成器,但鲜有定制功能。接下来,我将手把手教大家用 wxPython 做一个可以指定前景、背景色以及中心插图的二维码生成器,并最终打包成一个exe程序。
原创
17评论
120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Python小技巧:将图像音视频等资源文件隐藏在代码中

下午有同学Python学习群里说,使用pyinstaller打包源码时,因为代码中使用了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文件,无法将程序打包成单一的可执行文件。有没有方法将这些资源文件按保存在代码中呢?我想了一下,应该是可以的。于是乎,花了一个小时,写出了下面的代码,算是抛砖引玉吧。
原创
5评论
37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用Python打造你的专属情人节贺卡,赶快发给TA浪漫一下吧

明天就是情人节了。这个情人节,注定是一个不能约会的情人节,但不能约会不代表不能浪漫。古人比我们出生早,那些浪漫的诗词早都被他们挖掘一空,比诗词我们肯定没有机会了。好在我们还有Python,不然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浪漫。接下来,浪导教你制作一个浪漫的情人节专属贺卡。
原创
21评论
64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ython + ElasticSearch:有了这个超级武器,你也可以报名参加诗词大会了!

正月十六,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落下帷幕。从2016年2月12日第一季于开播,迄今恰好四周年。在这个舞台上,时年16岁的才女武亦姝、雨无阻的外卖小哥雷海为、端庄美丽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不留遗憾的三季老将彭敏,都以精彩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诗词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人,激发了很多人对诗词的热爱。
原创
14评论
146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开源我的3D库WxGL:40行代码将疫情地图变成三维地球模型

在自己动手写3D库之前,我一直使用VisPy应对三维需求。这是一个高性能的可交互的2D/3D可视化函数库,但在后端显示上,我始终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它。2019年的元旦假期,我萌生了自己写3D应用库的念头,并立即付诸行动。三周之后,WxGL诞生。WxGL是一个基于PyOpenGL的三维数据展示库,以wx为显示后端,以加速渲染为第一追求目标。借助于WxPython这个后端,WxGL可以很好的融合Matplotlib等其他数据展示技术。
原创
65评论
486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ython实战:病毒困我于斗室,桌面带我去旅行

近代史上,每一个庚子年都不寻常:1840年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60年大饥荒。2020年的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横扫东亚,大有席卷全球之势。这场无妄之灾,使得很多人放弃了聚会和旅行的计划,大家不得不蜗居于斗室。但是,病毒再猖狂,也无法阻止程序员对于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来教大家用Python做一个壁纸切换工具,展示以前旅行的照片,让桌面带我们去周游世界!
原创
11评论
83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用Python写春联:抒写最真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祈愿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内涵的元素之一,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据考证,这一习俗起于宋代,盛于明代。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始见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物中,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
原创
74评论
498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为2020年的第一场雪锦上添花:用 matplotlib 绘制雪花和雪景

一场大雪,覆盖了华北、华东。天地连成一片,城市银装素裹,处处诗情画意、人人兴高采烈。朋友圈被雪景图和调侃路滑摔跤的段子刷屏,气氛比过年还要热烈几分。我也来凑个热闹,用python为2020年的第一场雪锦上添花。
原创
64评论
437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ython 必杀技:用 print() 函数实现的三个特效

print() 应该是初学者最先接触到的第一个 Python 函数,因为几乎所有的启蒙课程都是从 print('Hello world') 开始的。事实上, print() 也是程序员使用频率最高的函数,同时也是很多程序员喜欢的代码调试利器。但是关于 print() 函数,你真的了解吗?
原创
15评论
64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ython综合应用:手把手教你用字符打印一张怀旧风格的照片

第一次在学校机房里见到计算机,还是上古时期。计算机型号大概是LASER-310吧,有点记不清了。那会儿,显示器还是单色的,只能显示文本,每行最多显示80个字符。想看图片,印象中只能用针式打印机打印在两侧穿孔的宽行打印纸上,每个像素用一个字符表示,不同的字符代表不同的灰度,就像下图这个样子。有没有感觉到浓郁古风呢?其实,随便一张照片,十几行Python代码,你也可以打印出这样的效果,还可以保存成文件。下面,我就一步一步地演示一下。
原创
27评论
73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Python 进阶必备:线程模块 threading

对于新手来说,首先要理解线程的概念,以及为什么需要线程编程。什么是线程呢?网上一般是这样定义的:线程(thread)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哈哈,你听懂了吗?我觉得这样的定义纯粹是自说自话:新手看完了一脸懵逼,老鸟看完了不以为然。
原创
23评论
68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致 Python 初学者

欢迎来到“Python进阶”专栏!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同学,应该大致上学习了很多 Python 的基础知识,正在努力成长的过程中。在此期间,一定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感到迷茫。我非常理解你们所面临的处境。我从2007年开始接触 python 这门编程语言,从2009年开始单一使用 python 应对所有的开发工作,直至今天。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曾经遇到过无数的困难,也曾经迷茫过、困惑过。开办这个专栏,正是为了帮助像我当年一样困惑的 Python 初学者走出困境、快速成长。希望我的经验能真正帮到你
原创
290评论
2081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Python 语感训练100题(参考答案)

说明: Python 语感训练100题中,几乎每一道题都有多种解决方案,这里提供的答案仅供参考。答案陆续更新中。如有疑问,请联系我。
原创
20评论
38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Python 语感训练100题

编程语言虽然不是自然语言,细细琢磨的话,其实在很多方面也是符合传统语言学(linguistics)规律的。比如,编程语言也讲究词汇学(关键字),结构学(程序结构),句法(语法),语义(代码功能)等;在语言的学习方法上,编程语言和自然语言也高度相似。
原创
20评论
58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光棍节就要到了,要不要给你介绍个 python 对象?

光棍节就要到了,一说介绍对象,我猜你一定想到了派森大叔家的克蕾丝(class)小姐姐和黛夫(def)小哥哥。别想入非非了,严肃点儿!我们今天的的话题,不是介绍男女朋友,而是讲解如何面向对象编程,也就是程序员常说的OOP啦。不知道前辈们为什么会把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翻译成面向对象编程,搞得单身程序员经常心猿意马地产生幻觉,以为屏幕上的俊男美女就是自己将来要面对的对象了。
原创
20评论
78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C/C++/Java/Go/Rust,Python喊你来打擂:3秒钟内统计出小于1亿的素数个数

前几天,有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问我,如何快速找出1亿之内的孪生素数——所谓孪生素数,就是差值为2的两个素数。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随便用python写了一个方法,没想到却要跑17分钟左右。改用C++试试,受限于我对C/C++的理解程度,仍然慢得无法承受(此处绝无小视C++之意)。这个问题激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乎,我花了半天时间,尝试了几种方式,最终又对代码做了优化,终于在3秒钟内找出了小于1亿的素数表。
原创
72评论
175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Python十大装B语法

Python 是一种代表简单思想的语言,其语法相对简单,很容易上手。不过,如果就此小视 Python 语法的精妙和深邃,那就大错特错了。本文精心筛选了最能展现 Python 语法之精妙的十个知识点,并附上详细的实例代码。如能在实战中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必将使代码更为精炼、高效,同时也会极大提升代码B格,使之看上去更老练,读起来更优雅。
原创
220评论
2665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一图看懂py2/py3编码

无论是py2还是py3,都使用unicode作为内存编码,简称内码。保存在python解释器内存中的文本,输出到屏幕、编辑器,或者保存成文件的时候,都要将内码转换成utf8或者gbk等编码格式;同样,python解释器从输入设备接收文本,或者从文件读取文本的时候,都要将utf8或者gbk等编码转换成unicode编码格式。因此,无论是py2还是py3,想要在unicode、utf8、gbk等编码格式之间转换的话,下图是通用的:
原创
21评论
74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给 python 初学者的四条忠告

学习一种编程语言,首先要找一款合用的集成开发工具,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想法。为什么不呢?IDE可以自动补齐,可以一键运行,还可以断点调试。使用IDE开发项目,就像驾驶一辆内饰豪华的汽车,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就好了,谁还去关心引擎盖里面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我的年轻同事们也都是IDE的拥趸,最初使用pycharm,后来是时下大热的vscode。
原创
37评论
103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python 程序员进阶之路:从新手到高手的100个模块

在知乎和CSDN的圈子里,经常看到、听到一些 python 初学者说,学完基础语法后,不知道该学什么,学了也不知道怎么用,一脸的茫然。近日,CSDN的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博客,题目叫做《迷思:Python 学到什么程度可以面试工作?》,真实反映了 python 程序员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原创
139评论
1782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年前

如何用Python判断一个文件是否被占用?

今天有同学问,用os模块的access()能否判断一个文件是否被占用?直觉上,这是行不通的,因为access()返回的是文件的读写属性。后来,群里有同学建议说,不妨用try尝试着open文件,如果成功,表示文件没有被占用,如果抛出异常,则表示文件被占用。果真如此吗?还是用代码验证一下吧。
原创
16评论
14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月前

Python进程、线程和协程实战指归

前些日子写过几篇关于线程和进程的文章,概要介绍了Python内置的线程模块(threading)和进程模块(multiprocessing)的使用方法,侧重点是线程间同步和进程间同步。随后,陆续收到了不少读者的私信,咨询进程、线程和协程的使用方法,进程、线程和协程分别适用于何种应用场景,以及混合使用进程、线程和协程的技巧。
原创
8评论
9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月前

细说NumPy数组的四种乘法,带你走进向量运算的奇妙世界

当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的时候,相信各位都是这样的表情吧?但是,如果孔乙己说NumPy数组有四种乘法的时候,各位大约就是这样的表情了吧?实际上,NumPy数组乘法远不止四种。为了在写作和阅读时保持清晰的逻辑和清醒的头脑,本文仅对四种最常见的数组乘法给出详细说明,并用一道数学题来演示向量点乘和叉乘的用法。
原创
1评论
3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月前

二十年前,闭包爱上了语法糖,从此Python多了一个叫做装饰器的小伙伴

二十年前,大约也是这个时节,闭包(Closure),一个帅气的小伙子,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长相甜美的语法糖(Syntactic Sugar)姑娘。结果呢,后面的故事你们就都知道了,2004年11月30号,Python2.4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闭包和语法糖的爱情结晶,小帅哥装饰器作为花童,也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原创
0评论
7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月前

从仁慈的独裁者到微软打工人,Python之父和Python将走向何方?

Python语言本身以及众多的使用者和支持者们似乎先天存在着一种深深的自卑和焦虑,对于Pyton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即使在11月初,业界权威的TIOBE编程语言排行宣布20年来Python首次超越Java成第二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第一位是C),也未能彻底打消他们的自卑和焦虑。尽管TIOBE官方使用了unstoppable(势不可挡)一词来形容Python的这次上位夺权,但是Python的拥趸却表现得极为冷静。
原创
33评论
76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月前

魔幻离现实仅一步之遥:细说Python的循环调用、循环引用和循环导入

小时候,常被一些可笑的问题困扰——尽管成年以后面临的疑惑更多,但似乎是因为已经适应了在迷茫中前行,对于未解的问题反倒是失去了那种急于想知道答案的迫切感。比如,站在两面相对的镜子中间,会看到无数个自己吗?对于少时的我,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魔幻的问题,直到理解了光量子能量衰减,才算找到了答案。
原创
17评论
23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月前

Python高手修炼之道——从新手到高手的最短路径

回放
发布直播于 2 月前

写在《Python高手修炼之道》发行之前:选择一本好书,即是少走弯路

一门编程语言,总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不会随着语言的演变而改变,我们姑且称其为语言的DNA。一本介绍编程语言的书,如果能够捕捉到这门语言的DNA,并准确传达给读者,那就称得上是一本好书。选择一本好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原创
2评论
9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月前

理解Python闭包,这应该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一种编程语言特性,闭包得到了很多编程语言的支持,Python也不例外。所谓闭包,在Python中指的是携带一个或多个自由量的函数。闭包函数的自由量不是函数的参数,而是生成这个函数时的环境变量。一旦闭包生成了,自由变量会绑定在函数上,即使离开创造它的环境,自由量依旧有效。
原创
12评论
12点赞
发布博客于 2 月前

危险的转变:Python正在从简明转向臃肿,从实用转向媚俗

简单和优雅,是Python创始人吉多 · 范罗苏姆(龟叔)开立山门之时为Python确立的哲学理念。现在,Pyton的发展显然已经背离了这一原则:不管有用无用,但凡别家有的,一概收入;不管是否适合,只要能充门面,悉数拿来。此情势正如当年Pandas之父韦斯·麦金尼面对Pandas的快速扩张时所表达出的无奈:“Pandas正在背离我最初所期望的简洁和易用,变得越来越臃肿和不可控制。”
原创
54评论
218点赞
发布博客于 3 月前

浅谈Python中类文件对象的使用

所谓类文件对象(file-like object),简单说就是类似文件对象的对象,至少要具备read()和write()两个方法。由于磁盘文件的写入和读出速度远远小于内存的读写速度,当我们使用文件作为两个连续的处理过程的数据交换形式时,通常会选择使用类文件对象。
原创
0评论
2点赞
发布博客于 3 月前

复合条件下的字典排序

知乎上有人说,Python3.6以后字典有序且更高效了。群里有同学推荐了这篇文章给我看,并咨询字典排序的问题。大致浏览了一下,我当即表示不能认同这个说法。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是一位资深的专业人士,对于Python解释器如何实现字典存储和检索有着深刻地理解。但他犯了一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在逻辑上,字典是数据的无序集合,仅依赖于键检索。我们说字典是无序,不是指字典在物理实体上实现的时候真的无序,而是指它的顺序对用户而言没有明确的界定,不能作为数据的特性使用。
原创
1评论
4点赞
发布博客于 3 月前

LaTex数学公式转图片,不依赖在线服务,真正Python实现

下午安装了一个pylatex模块,打算将LaTex语法描述的数学公式转为图片。磕磕绊绊读了半天文档,发现pylatex属于重型武器,写起来不够简洁。网上搜了一下,CSDN上现成的Python代码,只是不免费,要11个C币。摸摸兜里,还有些散碎银子,就顺手买了一个。下载之后,一读源码,居然只是封装了一个http请求,图片是在线生成的!这简直就是抢劫啊,太没有职业道德了!
原创
3评论
9点赞
发布博客于 7 月前

作为Python程序员,你真的会用max()和min()函数吗?

在Python的七十多个内置函数中,max()和min()是比较常用的两个,用来查找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两个函数看似简单,实则暗藏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尤其是key参数,更为这两个函数增加了类似map()函数的功能。如果应用在代码中,必定产生鬼斧神工、匪夷所思的感觉,令人叹为观止!
原创
2评论
10点赞
发布博客于 7 月前

Pandas简明教程

简洁如斯,夫复何求!但是,对用户过分的迁就和溺爱,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正如Pandas之父Wes McKinney所说,Pandas正在背离他最初所期望的简洁和易用,变得越来越臃肿和不可控制。我非常认同Wes McKinney的观点,甚至觉得当Pandas抛弃了panel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走火入魔了。panel是Pandas最初为处理更高维数据提出的方案,非常接近HDF或者netCDF的理念。Pandas后来使用了“层次化索引”处理更高维数据,导致结构趋于复杂,使得程序员无法专注于事务逻辑的处理。
原创
2评论
17点赞
发布博客于 8 月前

用机器学习的分类算法识别象棋棋子——兼论旋转不变性

文本识别早已经不是问题了,不过却不能直接应用于象棋棋子的识别,因为棋盘上的棋子是随机摆放上去的,不能保证棋子上的文字总是保持一个固定的角度。识别棋子的关键是找到具有“旋转不变性”的特征——无论棋子旋转多少度,其特征总是稳定的。
原创
5评论
4点赞
发布博客于 8 月前

假期无聊,我用傅里叶变换做了一个频率计,吉他定调口哨定音,样样好使!

当年《数学分析》考试通过后,那个高兴啊,心想,这一辈子总算再也不用和数学打交道了。没成想,新学期又开了一门叫做《工程数学》的专业课,专门讲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全班同学为此郁闷了多半个学期。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拉氏变换早就还给了我的数学老师,唯独留下了傅里叶变换,偶尔还能有用武之地。这不,无聊的假期里,我用它做了一个音频的频率计,通过电脑上的声卡采集声音,用傅里叶变换完成时域-频域的转换,最后确定声音的主频率。用这个简陋的频率计来给吉他定调,比专业的定音器还好玩。
原创
6评论
22点赞
发布博客于 9 月前

我用370行代码写了一个wxPython的任务托盘程序:实用的屏幕录像机

最近有同学咨询如何用wx写任务托盘程序,也有同学咨询怎样创建wx的异形窗口。恰好,我也正需要一个可以将屏幕显示或者操作录制成gif文件的工具。于是乎,结合同学们的问题,我用wx写了一个屏幕录像机代码,既包含任务托盘的实现,也用到了异形窗口,还使用了DC绘制录像窗口边框。这段代码,可以很方便地打包成exe程序。程序启动后,栖身于任务托盘。你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召唤它。录像窗口可以调整大小,生成gif的参数也可以调整,此外还提供了启动/停止的热键(Ctr + F2)操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原创
4评论
9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Python + ElasticSearch:轻松玩转跨越千年的两百三十万条地震数据

本文介绍了在网上地震数据的实现代码,并借助于 Python 和 ElasticSearch,分析了全球和中国的地震分布,对中国多个省区的历史地震数据做了对比分析。所有源码和示例数据已上传至GitHub,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下载源码后,使用下载代码自行下载全部数据。
原创
3评论
14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3D库WxGL的demo——用3D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上周冒着零星小雨去附近的公园赏花,估计脑子里多少进了一些雨水,以至于连 z=xy 这样的曲面是什么样子,都想象不出来了。无奈之下,只好跑去问女儿。彼时,她正在ipad上整理课堂笔记。我凑近瞄了一眼,瞬间感觉头晕目眩,几乎晕倒。这个课堂笔记,将数学的险恶展示得一览无余!
原创
2评论
8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光棍节就要到了,要不要给你介绍个 python 对象?
发布Blink于 10 月前
手把手教你用wx做一个二维码生成器,并打包成可执行程序
发布Blink于 10 月前
Python综合应用:手把手教你用字符打印一张怀旧风格的照片
发布Blink于 10 月前
手把手教你用wx做一个二维码生成器,并打包成可执行程序
发布Blink于 10 月前
B型超声设备图像处理:用二维数据生成扇形图像
发布Blink于 10 月前

B型超声设备图像处理:用二维数据生成扇形图像

昨晚,有同学私信咨询:如何将矩形数据转为扇扫图像?面对这个问题,我也是一脸懵逼,什么是扇扫?矩形数据又是啥?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B型超声设备的数据处理问题。B超输出的数据保存在一个二维数组中,但显示在屏幕上的却需要转换为扇形。稍微思考一下,应该不难解决。比较直接的方法是,将二维数组的每一列旋转合适的角度,就可以拼成一副图像。我们用参数angle表示扇形夹角的一半,用参数k表示输出图像的高度与每一列数据数量的比值,很容易写出如下代码:
原创
6评论
9点赞
发布博客于 10 月前
数风流人物,俱在今朝!|2019年度CSDN博客之星TOP10榜单揭晓
发布Blink于 10 月前

自己动手,打造一款适合 Python 程序员的 Html5 音乐播放器

近期断断续续读了一些 Web Audio API 和 WebRTC API 的文档,发现了很多好玩的东西,有一种“忽入桃花源”的感觉。这一款 Html5 音乐播放器,就是基于 Web Audio 技术实现的,原型来自于 Web Audio API 的例子。为什么说适合 Python 程序员呢?因为使用者需要理解下面这一行命令:python -m http.server
原创
0评论
13点赞
发布博客于 11 月前
Python 进阶必备:进程模块 multiprocessing
发布Blink于 11 月前
Python 进阶必备:线程模块 threading
发布Blink于 11 月前
仅用7行Python代码,完美演绎MapReduce并行运算编程模型
发布Blink于 11 月前
2020Pyton开发者日线上技术峰会主题:爬虫框架的技术实现与模块应用的经验分享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NumPy入门讲座(1):基本概念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介绍一种有趣的数据抓取技术:可见即可抓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Python小技巧:将图像音视频等资源文件隐藏在代码中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Python + ElasticSearch:有了这个超级武器,你也可以报名参加诗词大会了!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Python打造你的专属情人节贺卡,赶快发给TA浪漫一下吧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20Pyton开发者日线上技术峰会主题:爬虫框架的技术实现与模块应用的经验分享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Python打造你的专属情人节贺卡,赶快发给TA浪漫一下吧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Python + ElasticSearch:有了这个超级武器,你也可以报名参加诗词大会了!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20Pyton开发者日线上技术峰会主题:爬虫框架的技术实现与模块应用的经验分享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20Pyton开发者日线上技术峰会主题:爬虫框架的技术实现与模块应用的经验分享

2月15日,CSDN 联合PyCon中国、wuhan2020、xinguan2020 等力量,举办以「抗击疫情,开发者在行动」为主题的2020 Python开发者日·线上技术峰会,围绕Python在疫情中的具体落地应用与项目,为广大Python开发者、爱好者揭秘代码的力量。
原创
0评论
20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ip 工具使用指南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开源我的3D库WxGL:40行代码将疫情地图变成三维地球模型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NumPy入门讲座(5):实战演练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介绍一种有趣的数据抓取技术:可见即可抓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介绍一种有趣的数据抓取技术:可见即可抓

可见即可抓的实现,依赖于selenium模块。实际上,selenium并不是专门用于数据抓取的工具,而是一个用于测试网站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支持各种浏览器包括Chrome、Firefox、Safari等主流界面浏览器。用selenium抓取数据,并不是一个通用的方法,因为它仅支持GET方法(当然,也有一些扩展技术可以帮助selenium实现POST,比如安装seleniumrequests模块)。
原创
1评论
18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ython实战:抓肺炎疫情实时数据,画2019-nCoV疫情地图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Matplotlib跟踪疫情实时监控2019nCoV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我的 MySQL 客户端:支持 pymysql / mysqlclient 双模块、自动重连、独创事务回滚装饰器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光棍节就要到了,要不要给你介绍个 python 对象?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数据分析的手段,看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学习笔记:使用nginx的反向代理和缓存技术提升tornado的吞吐量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学习笔记:使用nginx的反向代理和缓存技术提升tornado的吞吐量

在B/S应用中,页面缓存技术是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页面缓存又分为浏览器缓存和服务端缓存两类,本文仅讨论Nginx服务器的页面缓存。Nginx服务缓存的基本原理是对客户请求过的资源建立本地副本,在一段合理时期内任何用户再次请求该资源时,Nginx服务器无需要再次向后端服务器发出请求,而是直接应答缓存的副本。因此,缓存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后端服务器的负载,减轻网络传输负担,极大地提升响应速度。
原创
1评论
2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Python实战:病毒困我于斗室,桌面带我去旅行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python 程序员进阶之路:从新手到高手的100个模块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Python实战:抓肺炎疫情实时数据,画2019-nCoV疫情地图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综述(截至1月22日零时)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Python写春联:抒写最真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祈愿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综述(截至1月17日零时)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数据分析的手段,看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综述(1月15日)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综述(截至2月18日零时)

今天是大年初三。搁在往年,此时还是亲朋互访、年味正浓的时候,今年却因为武汉肺炎而取消了所有的出行和聚会。相信若干年以后,大家一定还会记得这个独特的春节,当然,也不会忘记这个长达40天的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活动。当亲友团、粉丝团从春节守岁的疲惫中满血复活之后,投票活动逐渐趋于活跃。最先复苏的是200号博主DrogoZhang的支持者们,在他们的支持下,DrogoZhang连续两天占据日增投票量排行榜首位,总得票数也升至第2位,并缩减了与第1位天元浪子的差距。
原创
2评论
4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用数据分析的手段,看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用数据分析的手段,看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

万众瞩目的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活动渐入佳境,竞争趋于白热化。入选前200名的博主们火力全开,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各种渠道拉票。一时间,CSDN刷爆了各大自媒体。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摇旗呐喊、擂鼓助威的亲友团,无不赞叹:CSDN这一波广告创意,真高!
原创
9评论
14点赞
发布博客于 1 年前
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综述(1月14日)
发布Blink于 1 年前
2019年CSDN博客之星总评选投票综述(1月13日)
发布Blink于 1 年前